近日,隨著海原縣肉牛精深加工園區的建成投產,一批批醬鹵牛肉、牛肉丸等熟食產品正通過電商渠道走向全國。據了解,該園區總投資2.05億元,配備了國際先進設備,形成從屠宰、排酸、分割到冷鏈運輸、熟食加工的完整產業鏈,自動化生產線每小時可處理25頭肉牛,年加工能力達6萬頭,目前已帶動就業500余人。
“我們正在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,提升產品附加值,讓海原牛肉走得更遠。”海原縣肉牛產業發展集團負責人王炳軍表示。近年來,海原縣持續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。數據顯示,2020年至2024年,全縣工業企業數量增加24家,工業總產值增長20.03億元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5家增至14家,產值從9.78億元躍升至27.51億元,實現了跨越式發展。
盡管如此,海原縣仍面臨工業基礎薄弱、轉型升級動力不足等問題。為此,海原縣錨定新型工業化目標,聚焦裝備制造、清潔能源、特色農牧業、輕工紡織、現代物流五大主導產業,精準繪制產業圖譜,推進延鏈補鏈強鏈,加快構建綠色低碳、融合驅動、創新賦能、集群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在裝備制造方面,計劃打造新能源裝備制造百億級產業集群;清潔能源領域將建設“沙戈荒”光伏基地和不同風速風機示范項目;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向生物提取方向升級;輕工紡織構建“3+N”制造體系;物流產業以冷鏈外銷為突破口,規劃建設西—蘭—銀交通物流樞紐園區。
與此同時,海原縣還大力推進科技創新,深化校企合作,并出臺《招商引資項目準入管理辦法》,設立生態環保“一票否決”機制。目前正規劃建設“零碳園區”,推廣太陽能干燥等綠色技術,推動綠色轉型。
截至目前,全縣已謀劃5個重點工業項目,總投資1.1億元,預計新增年產值0.5億元。2025年,工業總產值目標達到32億元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力爭超過12%。通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,海原縣正不斷夯實縣域經濟發展基礎,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。(全媒體記者 張鎧捷 劉立濤 范本哲)